从脱盐、培肥到高产的盐碱地治理过程看,只有实行农、林、水综合措施,并把改土与治理其他自然灾害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改变盐碱地的面貌。3.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土壤水的运动是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支配的。要解决好灌区水的问题,必须从流域着手,从建立有利的区域水盐平衡着眼,对水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建立流域完整的排水、排盐系统,对流域上、中、下游作出统筹安排,来分区分期治理。4.用改结合、脱盐培肥:盐碱地治理包括利用和改良两个方面,二者必须紧密结合。首先要把盐碱地作为自然资源加以利用,然后根据发展多种经营的需要,因地制宜,多途径地利用盐碱地。除用于发展作物种植外,还可以发展饲草、燃料、木材和野生经济作物。争取做到先利用后改良,在利用中改良,通过改良实现充分有效的利用。盐碱地治理的终目的是高产稳产,把盐碱地变成良田。为此必须从脱盐去碱和培肥土壤两个方面入手。不脱盐去碱就不能有效地培肥土壤和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不培肥土壤,土壤理化性质就不能进一步改善,脱盐效果不能巩固,也不能高产。两者密不可分,这也是垦区建设高产稳产农业用地的必由之路。 推广土壤改良剂,中和土壤盐分。四川土壤监测
盐碱地主要水溶性盐或者碱性物质的含量过多,土壤腐殖质遭到淋失,土壤湿时黏,干时硬,透水差,已经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所以必须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一、盐碱地形成的原因首先跟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有关,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从而形成盐碱地。其次,也跟不合理的灌溉有关,比如大水漫灌,或者低洼地块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很容易形成盐碱地。平时我们在耕种土地时,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从而加重了土壤的盐渍化,也是盐碱地形成的原因之一。二、改良盐碱地的方法1、灌水、排水、洗盐建立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不能只灌根不排水,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然后通过排水系统把溶解盐分的水排走,这样不断的灌溉,不断的排水,反复冲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2、种植水稻种植水稻也是一项有效的改良方案,前提是水源要充足,便于水稻的灌溉。因为种植水稻后,稻田要经常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通过长时间淹灌和经常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就会不断地被稀释和排出。3、增施有机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固原土壤监测农田土壤修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
现有研究治理措施和研究成果如下:1)灌排措施通过分析兴庆区中低产农田,指出加快完善灌排体系,适当通过大水漫灌、伏翻晒地等方式,使土壤中盐分短期内溶于水中,并随暗管排水等措施排出,可缓解沙质土壤蒸发强烈导致的返盐速度快以及盐分淋洗效率低的情况。刘嘉斌[83]通过在兴庆区月牙湖乡开展不同暗管外包滤料型式对盐碱地土壤的控盐效果影响的研究,发现土壤平均初始盐分为g/kg,经灌水期排水洗盐结束后,3种型式暗管排水处理0~40cm土层的全盐量范围为~,使得原来的重度盐碱地转化为轻、中度盐碱地,同时指出采用细砂粒和细碎石(1∶2混合)以及细碎石滤料方案下可以有效改善0~60cm土壤理化性质,增强暗管排盐能力。2)其他治理措施从物理调控来看,主要开展了秸秆还田、耕地覆膜和深松深翻等治理措施,通过分析兴庆区中低产农田,指出秸秆还田可用于改良沙化耕地和盐碱耕地。马伏贵等分析了兴庆区月牙湖乡覆膜栽培和深松深翻对向日葵耕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覆膜栽培和深松深翻可聚集雨水、抑制蒸腾,同时使地下水埋深降低5~8cm,灌后2d土壤0~30cm脱盐率超过50%,是具有良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次生盐碱地改良措施。从化学调理来看。
土壤排盐变为积盐,形成次生的土壤盐碱化。三、盐碱地形成的原因1、气候因素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比较少,水分蒸发快,在水中溶解的盐分就很可能在土壤的表层聚集,就很容易形成盐碱地。夏季的雨水比较多,大量盐会跟着水流走,这时土壤中的盐含量少,春季水分蒸发较多,水中的盐分会慢慢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时土壤中的盐比较多。2、地理条件地形的高低对盐碱地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地形的高低关系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进程,也就是关系到盐分的聚集和行动,溶解于水中的盐分,一般会跟着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形聚集,形成盐碱地,通常盐碱地都在盆地、低洼地区和排水不好的平原。3、土质和地下水土质的粗细关系到土壤中毛管水运动的速度和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中的毛管水上升速度快,高度高,砂土和黏土积盐分的速度会相对慢一些,壤质土更容易形成盐碱地。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矿化度也影响盐碱地的形成,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的更容易积盐,也就更容易形成盐碱地。4、耕作制度与管理有些地方在耕作时,不做好浇水和排水管理,浇水时用大量的水进行浇灌或者低洼地区只灌水不排水,就容易积盐,形成盐碱地。5、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或者渠道旁边的土地。深耕松土,打破盐碱层,促进作物生长。
土壤微生物量增加25%,同时抑制了水分蒸发[73]。从生物改良来看,通过种植耐盐作物实现盐碱地改良,包括苜蓿、聚合草、食用甜菜、枸杞等作物,班乃荣等的试验研究表明,通过种植耐盐作物可以有效抑制土壤盐分,种植第1年后土壤0~20cm盐分下降37%~45%。通过综合措施手段,尹志荣等提出沟灌、覆黑膜保墒压草、优化施肥技术调盐控盐集成技术下种植枸杞,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及预防次生盐渍化,水分利用率提升、土壤盐分下降12%~16%,土壤有机质增加,与不覆膜和传统施肥条件相比,产量提升68%。石嘴山市惠农区现状治理措施总结惠农区地处引黄灌区下游,受黄河水情影响严重,地下水因受黄河水顶托,平均埋深较小,在治理措施中较为注重排水措施,同时兼顾其他治理措施,现有研究治理措施和研究成果如下:1)灌排措施通过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实施,区域灌排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多元灌溉体系,同时也形成了明沟、暗管相结合,自流、强排相配套的排水体系。黄愉研究了惠农区庙台乡暗管排水运行2a后对盐碱地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的影响,其中项目区全年地下水埋深平均在1m左右,暗管铺设埋深范围为~m、间距为50cm。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银川土壤盐碱化改良
精确的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盐碱化。四川土壤监测
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拓宽视野,长远谋划,着眼全域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充分挖掘非传统耕地资源综合利用潜力,持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不断提升粮食安全系数。作为可以改造利用的非传统耕地资源,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宜耕盐碱地资源开垦,能够有效补充耕地面积;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挖掘单产潜力;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发展饲草和现代畜牧业,能够拓展多元食物渠道;治理生态脆弱盐碱区域,可以提升防风固沙能力,防止盐碱地荒漠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盐碱地治理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立足国情,带领人民积极探索盐碱地改良利用,取得了辉煌成绩,成功将黄泛区盐碱地治理改造为大粮仓;在西北内陆地区累计治理盐碱耕地面积达250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达400万吨;在黑龙江省累计治理盐碱耕地面积近65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近200万吨。近年来,随着未利用地开发力度加大,以及盐碱地治理技术的提升,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投资,已有较大规模的盐碱地被开发利用。国土“三调”结果显示,2009年至2019年10年间,全国有1200多万亩盐碱地已治理变为耕地。四川土壤监测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