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Polyamide,简称PA),俗称尼龙(Nylon),是一类具有重复酰胺基团(-CONH-)的高分子聚合物。聚酰胺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性质:机械性能:聚酰胺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尤其是尼龙66(PA66)和尼龙6(PA6),它们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耐热性:聚酰胺能够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性能,尼龙46(PA46)尤其以其优异的耐热性而著称。耐化学品性:聚酰胺对许多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抵抗力,如醇、酸、醚、烃类、油类和洗涤剂等。耐磨性:聚酰胺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适合用于制造轴承和齿轮等耐磨部件。吸水性:聚酰胺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可能会影响其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加工性:聚酰胺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进行成型。用途:纺织领域:聚酰胺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户外装备、家居用品等。工程塑料:聚酰胺用于制造汽车部件、电子器件、机械零件等。包装材料:聚酰胺可用于食品包装薄膜。绳索和网状结构:如渔网、登山绳等。医疗器械:聚酰胺可用于制造无损伤尼龙缝合针线等医疗器械。特殊应用:如透明尼龙可用作镜片,矿物填料增强尼龙和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可用于制造汽车构件。工程塑料的耐疲劳寿命长,适合用于长期承受循环负载的产品。上海改性工程塑料
蠕变变形:解决方案:交联改性(如辐射交联PTFE)或使用高结晶度塑料(如POM)。成本问题:解决方案:以塑代钢需综合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如减重节省的燃油费)。五、未来发展方向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用于车身结构,如东丽TEPEX®。智能化材料:自修复工程塑料(如微胶囊化DCPD单体)用于汽车保险杠。可持续替代:生物基PA56(源自蓖麻油)商业化,碳排放比PA66减少40%。工程塑料在轻量化、耐腐蚀、复杂设计场景中已逐步替代钢材,但在超**度(>500MPa)、极端温度(>300℃)领域仍需突破。未来随着复合材料技术和回收体系的完善,替代比例将进一步提升。上海PPA工程塑料性能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使其在电子设备和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工程塑料的发展历程与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从开始的聚甲醛(POM)到现在的液晶聚合物(LCP),工程塑料的种类和性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材料通常具有强度、高刚性、耐热、耐化学腐蚀等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例如,聚酰亚胺(PI)因其优良的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工程塑料的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汽车轻量化、电子产品微型化以及工业设备的高性能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工程塑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高性能化和智能化。随着纳米技术、复合材料技术和智能材料技术的发展,工程塑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通过在工程塑料中嵌入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电性能。智能工程塑料则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温度、压力、湿度等)自动调整其性能,实现自修复、自清洁或自适应等功能。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使工程塑料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PC(聚碳酸酯)PC又叫聚碳酸酯,材料具有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的特点,PC材料通过改性可显著提高其阻燃性和强度等性能,改性PC系列包括增韧、增强、阻燃等,使得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OA产品、电子电器产品等。牌号有PC-FN410T、PC-2370+T、PC1414、PC-2370+、PC-FG410等。POM(聚甲醛)POM是聚甲醛的英文缩写,POM塑料具有硬度大、耐磨、耐蠕变、耐化学腐蚀性等优点,聚赛龙公司通过增强、增韧、耐磨等改性手段,开发出系列高性能聚甲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家电领域,材料牌号有SP520G、SP530G、SP500T、SP521WR等。阻燃PC/ABS:符合RoHS标准,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结构件。
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制造中,PC工程塑料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内部精密的电子元件免受外界碰撞的损害,还因其良好的外观质感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在汽车行业,PC工程塑料用于制造汽车灯罩,其良好的光学性能确保了光线的均匀分布,同时耐候性和耐热性使其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使用,为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添了保障。尼龙工程塑料也是大冢化学的重要产品之一。尼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这使得它在机械制造领域大放异彩。在工业齿轮、轴承等零部件的生产中,尼龙工程塑料能够减少摩擦损耗,提高机械效率。并且由于其较轻的重量,有助于实现机械设备的轻量化设计,降低能源消耗。高机械强度,通过纤维增强(GF/CF)提高拉伸、弯曲强度。上海导电工程塑料报价
工程塑料的耐撕裂性能使其在包装材料中具有优势。上海改性工程塑料
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强度较高、耐热工程塑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齿轮、轴承等承载零部件。PEEK滚动接触疲劳基础数据缺失,制约了其在重载场合下的高可靠、长寿命服役。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多用途传动摩擦学试验台开展了喷油润滑下PEEK滚动接触疲劳试验与PEEK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绘制了喷油润滑下PEEK滚动接触疲劳S-N曲线与PEEK齿轮接触疲劳S-N曲线。对比发现,PEEK滚动接触疲劳极限相比齿轮接触疲劳极限高14%,接触斥力135MPa下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比齿轮接触疲劳寿命高58%。进一步分析了PEEK滚子与齿轮接触疲劳性能差异,探索了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为聚合物齿轮高承载设计提供了试验方法和基础数据支撑。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应用于更多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上海改性工程塑料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生物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