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时候,龙门二十品拓片和石窟寺帝后礼佛图拓片,还是可以随意送人的礼品,而到了2010年之后,龙门二十品拓片已经成了有钱都未必买得到的珍品,帝后礼佛图拓片更是一下涨到了20万元,而这个价格,在陈捷看来,还是处于低位。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碑帖拓片的市场价格翻了近40倍。2012年西泠印社秋拍,宋拓本《北魏王子晋碑》以304,临沂拓本 拓片素材,临沂拓本 拓片素材.75万元成交;2016年6月12日,郭沫若等题跋的碑帖拓本《汉莱子侯刻石拓片》在广东崇正2016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2017万元的高价,临沂拓本 拓片素材。2016年12月6日,宋代拓片《九成宫礼泉铭》册页在北京匡时拍卖会上以1725万元成交,更使得碑帖拓片进一步引起市场关注。
有关论述装裱技术的著作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有“论裱背裱轴”一篇;专著有明周嘉胄《装潢志》,清周二学《赏延素心录》。其中,《装潢志》论述了装裱书画、碑帖的各项技术、格式等。 大凡拓片制作完毕从碑石上揭下后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整幅的形式,一是割裱的形式。整幅的又有以折叠方式(分为未经装潢直接折叠和托、衬后折叠成统一规格,亦有托裱后背靠背折叠并上下覆以书板的)和卷轴方式(根据拓片的形状又有立轴和横轴之分)存放。整幅拓片的长处在其能如实地反映碑刻的原貌,缺点是不便携带和收藏。整幅拓片对于临摹的人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于是,人们便将拓片剪割装裱成册。
值得一提的是,碑帖拓片收藏并不是近些年的事情,自宋代兴起,一直都是极珍贵的收藏品。在北宋、清康乾、晚清至民国初的三次全国性收藏热中,碑帖拓本一直名列前茅,文人雅士对之追逐不舍。宋代欧阳修收藏碑帖拓本上千卷,还编写了《集古录》,开拓片收藏研究大家之先河。赵明诚与妻子李清照一生酷嗜金石彝器,对两周以来金石遗文无所不涉,后辑成《金石录》传世。明清及民国更是碑帖(石刻)拓片收藏之高潮。如董其昌、赵崡、王铎、金冬心、翁方纲、包世臣、陈介祺、端方、杨守敬、罗振玉、康有为、张伯英、朱文钧、周肇祥、鲁迅、于右任等等都是收藏拓片大家之**。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