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全息投影。一般来说,全息投影的思路是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并再现物体的三维信息。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在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偶然发明了全息投影术,很快这项技术被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开始,全息投影被应用于电子显微技术中,作为一种科研手段存在。1960年激光被发现之后,投影技术本身得到了快速发展。更准确、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投影出现了,全息投影也重新被提上了日程。但即使如此,全息投影的介质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激光必须要在某种介质上产生反射才能呈现信息,但全息投影要求介质本身配合立体空间。这样得到的结果不是介质太贵,就是观看效果不好。
全息投影技术属于3D技术的一种,原指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而后随着科幻电影与商业宣传的引导,全息投影的概念逐渐延伸到舞台表演、展览展示等商用活动中。但我们平时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尔幻像、边缘消隐等方法实现3D效果的一种类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来自希腊字“holo”,含义是“完全的信息”,即包含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普通的摄影技术*能记录光的强度信息(振幅),深度信息(相位)则会丢失。而全息技术的干涉过程中,波峰与波峰的叠加会更高,波峰波谷叠加会削平因此会产生一系列不规则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把相位信息转换为强度信息记录在感光材料上。
在机场,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机场引导员,在候机大厅、安检通道等区域,为旅客提供引导服务。而现在,国内很多机场都引进了“全息投影“引导员,代替传统的人工引导,既富有科技感又让引导工作更有效,你有注意过吗?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了3D全息成像的安检宣导系统。它利用全息成像原理,声光结合,彷如“真人”引导,更区别以往静态图文、声源广播和专员引导等传统的宣传提醒方式,具有4k成像、影像清晰、中英双语等特点。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