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共提供了馆藏汉画像石精品拓片10幅:庖厨图、牛耕图、六博乐舞车马图、黄帝升仙图、车马出行图、双阙乐舞庖厨图、侍者献食图、建筑人物乐舞图、车马出行图、楼宇栉比,山东石墨拓片装裱。徐州是我国汉画像石五个集中出土地之一,山东石墨拓片装裱,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以收藏,山东石墨拓片装裱、陈列、研究汉画像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馆内分为两个基本陈列,“大汉王朝----石上史诗”陈列于南馆,展出画像石精品410块;“汉室藏珍”陈列于北馆,展出自清末到1989年之间发掘和发现的画像石精品167块,分别陈列在七个展室和206米的展廊上。该展览将于5月10日结束,之后将赴江苏常州、河南郑州等地进行巡展,继续推动汉画学术研究和两汉文化的传播。
中国传统拓片的主要拓印对象是石碑、甲骨、青铜器皿上的书法文字,另有少量的花纹图案。拓片制作手法不同。简单可将纸覆盖在刻有欲拓内容的硬平面上,倾斜铅笔头,轻轻涂画,使图文的凹凸不平之处复制到纸上。中国传统拓印程序要求先将石头或青铜表面图文部分刷洗干净,再浇上清水。将宣纸润湿,小型拓片可用软毛笔润湿、大型拓片可用毛巾润湿。润湿后自上而下将宣纸轻敷于拓文表面,再在湿宣纸上贴上一层干宣纸以吸取多余水分,将四角四边固定,用毛刷敲捶宣纸,使湿宣纸紧贴所拓平面,随后除去干宣纸。待湿宣纸稍干后再用扑子蘸取适量的墨汁,轻轻扑打湿宣纸以复制刻画的图文。等宣纸、墨汁在碑器上晒干或风干,移去四角固定,然后将宣纸取下。
甲骨文拓片
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划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
秦汉瓦当拓片
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为泥质,不能多拓。它不像照片可以无限复制,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历代砖拓
历代墓葬风俗制度变迁,自秦砖至明砖,成为一个系列。朝代愈短,数量愈少,愈有价值,尤其以有文字、图案者为佳。
古币拓片
古钱一般体形较小,打拓工具要精致、小巧。
砚铭拓片
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砚铭属派生物。砚铭内容记录着刻砚者、砚主人、赠砚者、收藏者、鉴赏者对砚的描述、感慨和因砚及人、事而发的感慨。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