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标本自发荧光对照和特异性对照呈无荧光或弱荧光,阳性对照和待检标本呈强荧光,则为特异性阳性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续)·一般标本在高压汞灯下照射超过3min,就有荧光减弱现象;·经荧光染色的标本比较好在当天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会逐渐下降,江苏七色免疫组化分析服务。(2)间接法又称为荧光抗-抗体法需要两种抗体参与,即一抗和二抗(荧光素标记),江苏七色免疫组化分析服务。一抗对标本中的抗原来说起抗体的作用,但对荧光标记的二抗来说又起着抗原作用。–可用来检测标本中未知抗原,也可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操作步骤·标本的处理及非特异染色的封闭同直接法;·一抗染色:–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通常1:100稀释,用),37C作用30min或4C过夜,江苏七色免疫组化分析服务。·PBST漂洗5min×3次(震荡漂洗);间接免疫荧光法操作步骤(续)·加荧光标记的二抗抗体,37C湿盒避光作用30min。·PBST避光漂洗5min×3次(例如包上锡纸,在摇床上漂洗);·甘油缓冲液封片·镜检·优点:敏感性较高,比直接法高10倍左右;制备一种荧光标记抗体,可应用于多种一抗;·缺点:是参加反应的因子较多,产生非特异性染色的机会增多。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荧光染色后一般在1h内完成观察,或于4℃保存4h。
这方面我有惨痛教训,当时我买的抗体稀释液偏酸,结果背景一片黄(未见特异性染色),建议pH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pH7-8)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分解;低离子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高离子强度则有利于分解)9)拍照有条件的话比较好立即拍照,若不能及时拍照,也要封好片和用指甲油封固,保持避光和湿度。使用荧光显微镜注意严格按照荧光显微镜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改变程序;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受紫外线照射3~5min后,荧光也明显减弱或褪色;激发光长时间的照射,会发生荧光的衰减和淬灭现象;所以**多不得超过2~3h;荧光显微镜光源寿命有限,标本应集中检查,以节省时间,保护光源。天热时,应加电扇散热降温,新换灯泡应从开始就记录使用时间。灯熄灭后欲再启用时,须待灯光充分冷却后才能点燃。***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关闭汞灯至少在开启15-30分钟后;标本染色后立即观察,因时间久了荧光会逐渐减弱。若将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缓荧光减弱时间,防止封裱剂蒸发。
)问题及其解答:如何降低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和避免阴性着色?1、非特异性染色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案:⑴游离荧光素残留在二抗中。一部分荧光素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而不能被透析除去。二抗配置时用透析法或层析法分离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和游离的二抗。购买高质量、高纯度的荧光素二抗。⑵抗体以外的血清蛋白与荧光素结合形成荧光素脲蛋白,可与组织成分结合。⑶组织抗原封闭不全。除去检查的抗原以外,组织中还可能存在类属抗原(如Forssman氏抗原),可与组织中特异性抗原以外之之相应抗体结合。延长血清封闭时间。⑷从组织中难于提纯抗原性物质,所以制备的免疫血清中往往混杂一些抗其他组织成分的抗体,以致容易混淆。⑸抗体分子上标记的荧光素分子太多,这种过量标记的抗体分子带过多的阴离子,可吸附于正常组织上而呈现非特异性染色。⑹荧光素不纯、标本固定不当等。⑺一抗和二抗孵育条件和浓度不合适。调整一抗和二抗孵育条件和浓度至比较好。⑻一抗和二抗孵育后的清洗不充分。增加清洗次数和延长清洗时间。2、阴性染色产生的原因有:⑴一抗和二抗浓度不合适或孵育条件不妥。⑵荧光素提前衰退。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